周姓起源與創業史
在敖里,周姓族人不得不提。敖里村村民基本為周姓。在中國眾多的姓氏中,周姓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姓氏,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遠古時期的黃帝時代,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。敖里的周姓始族是在明朝崇禎六年(1633)從福建壽寧縣平溪遷到敖里的,距今已有380餘年的歷史。當時敖里在青田縣八都管轄內。敖里的周氏祖先最早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,他們長期跋涉於浙閩邊界的崇山峻岭之中,以擔鹽販賣為生。靠著勤勞,周氏族人到了第三代,才開始在敖里底排山興建第一幢五間二廂瓦房。
敖里的周氏族先不僅有勤勞的手腳,還有智慧的頭腦,他們一邊靠販鹽謀生,一邊到當時的嶺根、金田、小順一帶創辦煉鐵爐幾十處,開展大規模的洗沙、煉鐵工業。後人介紹,當年,這些作坊僱傭工人多達幾百人,憑著勤勞與智慧,周氏族人漸漸地獲得了財富的原始積累。
過去,田地是人生存的根本,田多田少也是一個家族地位的象徵。手裡有了積蓄,周氏族人開始購買田地。他們一邊在敖里周邊鋪路造田,一邊大量購買田園山場。到嘉慶年間,敖里周氏的田產就遍及富岙、石莊、二源、三源、十源、南田、上垟、下垟、嶺後,以及景寧的梅岐、章坑、東坑、北溪等地,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家族。
那時,不僅田地多少是一個家族的象徵,庭院大小,門台高低也是一個家族的象徵。隨著家業的興盛,周氏族人開始建造房屋。在敖里,他們先後興建起了19座規模宏大、工藝考究的“四面屋”,如廟兒壟大宅、前壟坳大宅、大份大宅、下大份大宅等。這些建築無論從布局、實體、結構、形式及彩繪都很考究,且工藝精緻,造型完美,充分體現了古建築的節奏與韻律,也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。遺憾的是,由於年代久遠,或建築自身的原因,如今這些古建築已所剩無幾。唯一給後人留下安慰的是謝林大宅院。
謝林大宅院,建於清光緒十四年(1888),宅院坐東朝西,沿中軸線依次列曬穀場、門台、前廳、正廳、附房,兩側分列廊廡廂房,建築四周糙砌塊石圍牆,總占地面積約2600平方米。台門為三山牌樓式,用青石和磨磚砌築,前廳、正廳、廂房等各建築多為重檐懸山建築,多用抬梁、穿斗混合式梁架,大木件皆用材粗壯,製作精工。闌額、牛腿、雀替、門窗等裝飾考究、雕刻精美,建築室內多用製作考究的三合土,前後天井均用青石鋪墁,出檐較為深遠,兩山出際較長,屋面施小青瓦,陰陽合鋪,施纏枝紋勾頭滴水。無論從整體構造還是建築細節,工藝都十分嚴謹講究,木雕、石雕、磚雕製作較為精細,梁架結構也頗具地方特色,是浙南山地民居的典型代表。由於其具有一定的地域獨特性,2005年,謝林大宅院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回饋社會的家族
敖里人富了,但他們在生活上仍十分節儉,從不鋪張浪費。據村裡的老人回憶,小時候,家裡的主婦們還習慣將乾糧讓給上山幹活的人吃,自己在家則吃一些稀飯。而且家用上也十分節儉,穿著上也十分樸素。正是憑著勤勞與智慧,勤儉與節約,解放前,敖里村成為馳名遐邇的富裕之鄉、集賢之里、德孝之村,敖里的周姓族人也成為浙南最富有的姓氏家族之一。周氏族人是由貧困中崛起的富人,富裕後,他們沒有忘記根本,而是選擇回饋社會。
據敖里村的周運懿老人介紹,清乾隆年間,敖里的周道亮富裕後就選擇回饋社會,帶著子孫做了不少的慈善事業。當時,大嶨是瑞安縣西面的中心城鎮,青田的九都、八都(南田、百丈漈、西坑)一帶的民眾由於離自己的縣城青田較遠,生活用品多到大嶨購買。因此,通往大嶨的大嶨嶺(大會嶺)來往行人非常之多,由於路上無供行人歇腳休息之處,行人總是渴了找不到水喝,累了找不到落腳點,倘若遇上下雨,更是無處躲藏。看到這種情況,周道亮就在半嶺處建了“會嶺堂”三間,供人休息,並助田租二十二石,冬湯夏水,招僧人司之。後來,“會嶺堂”改名“半嶺堂”。嘉慶年間(1806年)“半嶺堂”曾被僧人賣掉,其後代又用銀一千兩將其贖回。光緒年間(1893年),“半嶺堂”已破舊不堪,後輩又捐資將其重新修建,並在舊堂下首擴建五間,塑佛像,招僧人,頗具規模。近二百年來,周氏家族為方便行人所建的“半嶺堂”,不知方便了多少行人,這種不求回報的善舉,也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與傳頌。
除會嶺堂外,當年,周道亮還帶著子孫後代鋪造了丁坑嶺、石門嶺、八都嶺、倉頭坑嶺等道路及建造了各道路上的橋樑。他好善樂施的舉動給後代留下深刻的影響,並將這種好善樂施造福眾人的行為作為周氏的傳家寶一直傳承下去。後輩們也先後拿出租田在大嶨嶺頭建了“雲頂堂”; 在丁坑嶺頭興建了“廣福堂”;在嶺根嶺頭興建“一勺堂”、“駐足亭”;在西里村冷水塘建了“施茶亭”, 為來往行人提供遮風避雨、供茶施水的休息場所。此外,周氏族人還捐出巨額銀兩建造百丈漈的周濟橋、蒼頭坑的石板橋、黃洋坑的螺螄埠石橋,重修兵亂中毀壞的處州試院等,對貧苦鄉民送糧、免債,更是不計其數。
在周氏族人眾多的善舉中,位於百丈漈西段村的周濟橋不得不提。周濟橋建於清鹹豐乙卯年(1855),是由敖里(原敖底村)的周作典獨自輸金七百餘兩建造。周作典字開宗,號金峰,武庠生,欽授千總銜。無奈的是,此橋剛開始建造,周作典即辭世,其子繼承父志,力以成之。經營於仲春,告竣於季冬。
建成的周濟橋為三孔石拱橋,拱券兩大一小,兩端連線鎮頭村與西段村,全長40.4米,寬3.70米,橋身皆由不規整塊石砌築,拱券縱聯分節並列砌築。遺憾的是,1958年百丈漈建水庫大壩時,周濟橋的橋面與橋身前的分水尖大部分被拆除,已殘缺不全,現橋面呈拱形狀,無踏步。1960年水庫開始蓄水時周濟橋被淹。每逢天頂湖水庫枯水期,湖水乾枯時,橋身才能一露廬山真面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,我縣文物普查隊曾對其進行普查,周濟橋是文成發現的首座三孔石拱橋,它的發現對研究文成古代交通情況和橋樑建築有一定的價值意義。
周運懿老人表示,敖里周氏祖先,好善樂施,造福人群的舉動,不僅僅是一種善舉,而是一種境界與美德。他們的行動,在過去的富人中走出了一條讓人欣喜的道路,也為過去富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。乃至今天,仍影響著後人。
馳名的鄉村學校
敖里周氏不僅靠勤勞本分持家,樂善好施做人,還是一個重視教育,培養人材的家族,並於一百多年前,在敖里村創辦了聲名遠播的南屏國小。
南屏國小辦學歷史源遠流長。據《青田教育志》記載,南屏國小的前身即屏川義塾。明末,葉孟圭用八都葉氏管理的下垟都鋪寺院租,在屏川(西坑)安福寺創辦了屏川義塾。對此,《文成鄉鎮志》也有記載,清鹹豐年間,屏川義塾改為南屏書院,院址設安福寺。
另據周運懿老人介紹,清光緒時期,上村葉氏和西里葉氏爭奪南屏書院的管理權,相爭不下。後來隨著學生增多,都鋪寺院租也不夠支出。當時岙底(敖里)周氏興起,在周圍的姓族中聲望頗高。通過中介,兩地葉氏一致同意把南屏書院讓給岙底周氏,由光緒貢生周方忠前往接收。接過來不久,南屏書院改為南屏國小。
敖里周氏接辦南屏國小後,決心要辦一流的學校。周氏族人認為,強師出高徒,他們不僅高薪聘任德高望重、知識淵博、為人師表的清時期舉人和民國時期大學本科生為教師,還規定,凡是本科畢業的周氏後代都要回南屏國小義務教書一年。
“當時由北京、上海等大學畢業的學生都要回南屏國小教書至少一年,所以在南屏國小讀書的學生,所接受的教育與思想都是超前的,比如英語,在南屏國小讀書的學生就會提前接觸到。而這些由大學剛畢業的老師,他們用自己的新思想、新理念和高尚的追求去薰陶感染學生,潛移默化中也促使學子奮勇前行。”同是敖里周氏後人的周光仲說。
“德厚而成人,學優而成才;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” 是南屏國小的教學理念。在此理念的教育和新思想的引導下,讓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,志存高遠,發奮學習,通過升入高一級學校深造,最終實現自己的想夢。
正是在這種超前的教育理念下,南屏國小培育了一大批的人才。他們有革命家,有將軍,有教授,有專家,有學者,有新思想先鋒等。其中有樹廢科舉上大學旗幟,歿於反清革命的周紹適;有開出國留學先河,東渡日本留學,回國後入研究所,後在民主革命中殉難的周紹佶;有留學日本,回國後棄官返鄉辦南屏國小,倡導讀書救國論的周德三;有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周定;有浙江首任省長,中將,追贈陸軍上將,軍長的夏超;有國民黨少將軍官的周志軒;有著名教授、水稻專家周長信;有著名教授、林學家周楨,以及獲航天部“有突出貢獻專家”稱號的教授周建初;銀行專家周志旦;糖業專家周志新;高級工程師周光南;還有教授周價等等。南屏國小可謂“群賢輩出,人傑地靈”。
由南屏國小走出的眾多人材中,有一個人的身份十分特殊。他叫周光裕。周光裕是長工的兒子,同樣畢業於南屏國小。據周光仲介紹,敖里的大戶人家並不剝削家裡的長工,而且十分尊重他們,不僅為他們建房娶妻,長工的子女也同主人的子女一樣有到學堂讀書的權利。周光裕父親是周定家的長工,受周定的影響,他由南屏國小畢業後,徒步奔赴延安參加革命,後又從抗大畢業參加八路軍。建國後在國務院、浙江省財政廳等政府機關歷任要職。由此可見,當時敖里的大戶人家不僅有著鄉紳風度,對窮苦大眾也有著人道主義關懷。
由於教育質量優異,並有著深遠的影響,南屏國小曾被教育部授予“三等金質嘉祥褒章”,臨時大總統徐世昌曾頒給南屏國小校長周鴻鈞“敬教勸學”的褒揚匾額。周運懿老人說,南屏國小可謂是敖里的一個人才搖籃。當時的省立處州中學(今麗水中學)因南屏國小教學質量特別好而破例準許其畢業生免試升學。
隨著時代變遷,敖里在大環境下也經歷了風風雨雨,如今敖里人雖不像解放前那么富足,但敖里人的精神仍在激勵著一代一代的後人,敖里人的文化仍在薰陶著一代一代的後人。